本站主頁
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上海市
复旦大学(Fudan University),简称复旦(FUDAN),位于上海市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,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。位列国家首批“双一流”(A类)、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入选珠峰计划、强基计划、111计划、2011计划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,九校联盟(C9)、环太平洋大学联盟、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、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、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、医学“双一流”建设联盟、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、 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创始成员,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单位,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
复旦大学202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
复旦大学202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
資料來源: 院校官網 整理: 大学志 发布日期:2024年3月28日
复旦大学 2024 年面向香港、澳门、台湾 地区招收研究生简章
复旦大学始创于 1905 年,2000 年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 组建成新的复旦大学,是教育部直属、与上海市重点共建的 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,建校一百多年来在人才培养、科 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国际交流、文明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 了卓越成就。学校 2017 年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, 根据新时代的战略目标,将在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 基础上,不断提升办学质量,继续向世界一流前列、再到世 界顶尖行列的更高目标迈进。
复旦大学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历史悠久,基础雄厚, 体系完备,条件优越, 以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, 目 前在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
工学、 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、交叉学科等 12 个学科门类 招收培养研究生。
2024 年,复旦大学面向香港、澳门、台湾地区招收研究 生( 以下简称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)。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,结合 学校实际,制定招生简章。
一、招生专业和规模
1.我校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的专业涵盖人文、社科、 理学、工学、 医学等各大类。考生可登录内地(祖国大陆 )高 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(https://www.gatzs.com.cn/ ,以下简称面向港澳 台招生信息网)或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(https://gsao.fudan.edu.cn/ ,以 下简称复旦研招网),查看招生院系和专业。
2.我校在确保生源质量的前提下, 自主确定各专业招生 人数。
二、报考条件
( 一)考生所持身份证件须符合以下条件:
1.港澳地区考生持①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 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》或《港澳居民居住证》;
2. 台湾地区考生持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 《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》或《台湾居民居住证》。
( 二)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:
1.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( 以下简称硕士生)须具有与内 地(祖国大陆)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。
2.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( 以下简称博士生)须具有与内 地(祖国大陆)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。
( 三)品德良好,身体健康。
( 四)报考我校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、旅游管理、工程 管理硕士中的项目管理(代码为 125602)、会计等专业学位硕士 生者,除符合上述( 一)( 二)( 三)中的各项条件外,还 须满足如下条件:
1.报考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、旅游管理、项目管理(代码 为 125602)专业学位硕士生,须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 作经验(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,下同),或获得高职高专毕 业学历后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,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;部分院系和专业、方向不接受高职 高专学历报考。
2.报考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生,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 业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,且从事会计相关领域工作。
三、报名
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(现场) 确认两个阶段。所有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,并在教育部指 定的报考点网上(现场)确认网报信息和缴纳报考费。
( 一) 网上报名
1. 网上报名时间:2024 年 4 月 1 日至 4 月 7 日,全天 24 小 时 接 受 网 上 报 名 。 网 报 技 术 服 务 联 系 电 话 : 010-67410388。
2. 考 生 应 在 上 述 时 间 登 录 面 向 港 澳 台 招 生信息 网
(https://www.gatzs.com.cn/),浏览报考须知,按教育部、报考点以 及网上公告要求报名,并按规定上传电子照片。
3.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一个院系的一个专业;报名 期间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,逾期不再补报,也不得修改报名 信息。
4.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选择 填报志愿、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。考 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、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 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网上(现场)确认、考试或录取的,后 果由考生本人承担。
( 二)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
1. 网上(现场)确认工作由报考点组织进行。所有考生均 应按报考点要求对报名信息进行网上(现场)确认,网上(现场) 确认工作须在 2024 年 4 月 16 日前完成,具体时间安排及要 求由各报考点确认和公布,逾期不再补办。
2.考生网上(现场)确认时应按规定提交本人网上报名编 号、有效身份证件、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证书、硕士学历或 学位证书( 内地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,但须提交应届在读证明原 件)或同等学历文凭, 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。
3.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电子照片进行认真核对 并确认。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,因考生填写 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。
4.考生应按报考点要求缴纳报考费。
5.报考点打印《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》,考生签字确认
后交报考点留存(如实行网上确认,以报考点规定办法为准)。
6.考生应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报名材料副本。 7.各报考点所在单位、地址及联系方式如下:
( 1)北京:北京理工大学(研究生院) 联系人:秦彦超 地址: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5 号,邮政编码:100081 电话: (010)68945819,图文传真: (010)68945112
( 2)上海: 同济大学(研究生院) 联系人:黄建业
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 1239 号,邮政编码:200092 电话: (021)65982683,图文传真: (021)65988292
( 3)广州: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联系人:陈瑶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 69 号,邮政编码:510631 电话: (020)38627813,图文传真: (020)38627826
( 4)香港: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联系人:李丹华
地址:香港北角英皇道 83 号联合出版大厦 14 楼 1404 室 电话: (00852)28936355,图文传真: (00852)28345519
( 5)澳门: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联系人:邝子欣 地址: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 7-9 号一楼
电话: (00853)28555533,图文传真: (00853)28355427
( 三)提交申请材料
1.考生在网上报名和确认完成后,应于 2024 年 4 月 26 日至 5 月 10 日,在复旦研招网(https://gsao.fudan.edu.cn/) “研究 生报考服务系统”- “港澳台招生”报名项目,按以下条目所 列内容提交申请材料。
( 1)2024 年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报名信息确认表;
( 2 )包括学习和工作经历的个人自述,1000 字以内;
( 3)本简章报考条件规定的身份证件;
( 4)前一学习阶段学历(学位)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 具的《国(境)外学历学位认证书》(2024 年应届毕业生提交 学生证或学籍证明);
( 5 )高等教育阶段的学历教育成绩单;
(6)前一学习阶段的学位论文全文(2024 年应届毕业生提交论 文主要结果和详细摘要);
( 7)可以证明考生学术能力、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成果(如 学术论文、专利等)、获奖证书、证明材料等;
( 8)博士生考生还应提交攻读博士学位科研计划书。
2.部分招生院系可能会对考生提交申请材料有特殊要求, 请考生及时关注所报考院系网站相关通知或拨打电话咨询。
3.考生应及时、准确提交上述材料,并保存好原件,在 参加复试或入学报到时交招生院系查验。
( 四)打印准考证
考生应于 2024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12 日期间,凭网报用 户名和密码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,下载打印《准考证》。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《准考证》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和复试。
四、考试
根据教育部有关通知,我校 2024 年面向港澳台研究生 招生的初试和复试工作按照以下方式组织。各招生院系以此 为基础,结合学科实际制定招生实施细则,在院系网站公布。
( 一)初试
1.所有硕士生考生均须参加教育部统一命制科目的全国 统考(我校学校层面不再另行组织英语考试),全国统考科目为 “综 合能力( 一)”(科目代码 Z001 )或 “综合能力( 二)”(科目代 码 Z002)。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(四选一的选择题)。其中 “综合 能力( 一)”设置中华文化、英语运用和逻辑推理 3 个模块, “综合能力( 二)”设置中华文化、英语运用和数学基础 3 个模块。满分为 150 分。
2.考试方式分为笔试方式和机考方式,建议考生优先选 择机考方式,具体要求请及时关注报考点相关通知。
3.初试统考时间为 2024 年 5 月 12 日上午 8:45-12:00。考 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。
4. 我校博士生招生按照 “ 申请-考核”制方式进行选拔。 考生不参加全国统考。
5.招生院系可根据学科、专业特点,在初试阶段要求硕 士生或博士生考生参加相关科目的笔试,具体考试科目、时 间、方式提前在复旦研招网上公布或由院系直接通知考生。
( 二)申请材料审核
招生院系组织专家小组,审核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,对 考生的学业水平、科研(或应用实践)能力、综合素质进行评估, 给出材料审核成绩,满分 100 分。材料审核于 2024 年 5 月 20 日之前完成。
( 三)复试
1.考生可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(https://gsao.fudan.edu.cn/ ) 查看初试成绩和申请材料审核成绩,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招 生院系根据考生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名单。
2.学校原则上以网络远程形式对考生进行复试。复试环 节的考生操作规程另行通知。考生应配合招生院系工作人员 的要求,提前熟悉操作规程并进行模拟演练;参加复试前承 诺申请材料真实有效,独立、诚信应考。复试形式如有调整 将另行通知。
3.复试暂定 2024 年 6 月上旬举行,具体日期由招生院系 确定。复试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、创新 精神、综合素质等。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 分 钟。如遇特殊情况,经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可 对考生组织多次复试。
部分招生项目采用预审制,考生一般无须另行复试。
五、录取
招生院系根据本单位培养条件、考生成绩( 包括各阶段成绩) 和综合素质等,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。复试不合 格者不予录取。拟录取名单报学校审核。学校审核通过后, 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。
被录取考生于 2024 年秋季学期报到。报到时进行体检,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者不得入学。新生报到后 3 个月 内,学校按照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有关要求,对新生进行复查,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学籍。
六、学制及学习方式
1.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生学制一般为 3 年,专业学位硕士 生学制一般为 2 至 3 年,博士生学制为 3 至 4 年。考生也可 咨询报考院系。
2.学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(兼读制)两种。
七、学费及奖学金政策
1.港澳台研究生在学期间相关收费标准与内地(祖国大陆) 研 究 生相同。 考 生 可 浏览 我校财 务 处 网 站 收 费公 示栏
(http://www.cwc.fudan.edu.cn )或咨询招生院系,查询各专业的学费 标准。
2.我校按照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〈港澳及华侨学生 奖学金管理办法〉的通知》(财科教〔2017〕139 号)及《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〈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〉的通知》(财科 教〔2017〕140 号)规定,接受港澳台研究生申请有关奖学金。
3.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其他费用自理。
八、其他说明
1.在招生专业目录中,专业代码第5 位为“Z”且后面带“★” 的是我校自设专业;导师姓名上带 “*”者是兼职导师。
2.我校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,学生原则上 需自行解决住宿问题。学校协同相关院系努力引入社会力量, 拓展校外住宿资源,以社会化方式协助全日制学生解决住宿需求。
3.我校独立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,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 举办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活动。
4.如教育部出台新的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政策,我校 将做相应调整,并及时在复旦研招网公布。本简章所涉内容 若有调整,也将及时在复旦研招网公布。
九、咨询、申诉和监督
( 一)咨询与申诉渠道
复旦大学代码:10246
联系部门: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
联系地址:上海市邯郸路 220 号
邮政编码:200433
联系电话:86-21-65642673 或 65643991
电子信箱:gs_admission@fudan.edu.cn
( 二)信访举报
学校纪检监察工作部门
联系电话:86-21-55664607
【复旦大学2024年面向香港、澳门、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简章.pdf】点击下载或在线观看
资料来源: 复旦大学_院校官网 | 资料整理:大学志 ·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
复旦大学校名取自《尚书大传》之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,始创于1905年,原名复旦公学,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,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。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。2000年,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。目前,学校拥有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;2017年,学校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,确立了27个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,是一所世界知名、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
目前,复旦大学有直属院(系)35个,附属医院18家(其中4家筹建)。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9个,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,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(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),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,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。在校普通本、专科生13991人,研究生22232人(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),学历留学生2946人。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。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(含双聘)51人,文科杰出教授1人,文科资深教授13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8人,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。
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40位,复旦大学位列国内高校第3位。在学术影响力方面,复旦进入ESI世界前1%的学科领域数19个,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2名(并列),其中,化学、材料科学、临床医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1‰。在QS世界学科排名中,复旦有29个学科位列世界前100,总量在国内排名第三;五大学科门类均位居全球前100位,在中国大陆地区仅二所高校跻身此列。U.S.News世界学科排名中,有4个学科跻身世界前50,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学科排名中,1个学科大类跻身世界前50。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,5个学科获评A+,参评的学科中60%以上获评A类学科。此外有14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。
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,国家数学中心1个,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,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,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,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,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,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,总后勤保障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,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,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1个;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,中国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,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,“中国大学智库论坛”秘书处落户复旦。
近年来,复旦大学同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所大学和机构签订有合作协议,师生每年出国约8000人次,每年接受海外来访人员约5000人次,每年举办国际会议约100场。
学校共有邯郸、枫林、张江、江湾四个校区,占地总面积约243.92万平方米,校舍建筑面积224.11万平方米。
资料来源:复旦大学
数数据截止日期2020年4月